作者:林欣蘋/換日線編輯部
周六傍晚,蔡承翰(Charles Tsai,以下稱 Charles )一身輕裝,現身台北車站。才剛從講座「脫身」的他,抱著紙箱、拖著行李,趕來接受《換日線》專訪,訪談結束便要搭機返德。緊湊的行程不為別的,只為替去年底才和德國生醫科技公司 Cytena,攜手在台創立的生德奈生物科技公司,開拓亞洲市場。
3 年前,Charles 赴德國弗萊堡大學攻讀生物醫學博士,還沒畢業就協助 Cytena 這家德國公司,與台灣企業接洽,合作研發技術;更在國際學術會議上連結台德人才,進行跨國交流;畢業後不僅立刻獲得 Cytena 的正式聘用,還被指派要將博士論文題目產品化。
當 Cytena 的 CEO 問及 Charles 所需資源,他則毫不猶豫的回答:「讓我回台灣做!」
在 Charles 的眼中,台灣有堅實的製造業基礎、有優秀的專業人才、有自己長時經營的人脈網絡;更重要的是,台灣,是他心心念念的家鄉。
「我想回家了。」他說。如今奔波兩地的他,終極目標是將 3 年來在德國累積的知識、經驗與資源,透過創業的方式帶回台灣。創業,就是他回家的路徑。
赴德讀生醫工程,發現台德合作契機
大學主修工程的 Charles,年紀輕輕就懷抱著創業夢,但要創什麼業?起初毫無頭緒。只知若想在自己感興趣的生醫工程領域發展,必須先鍛鍊足夠的研發能力。生醫工程與醫療、製藥產業密不可分,主要市場在歐美,其中又以美國和德國最為發達。於是碩士畢業、赴德交換一年後,Charles 選擇申請學費相對低廉、密切接軌業界的德國生醫研究所博士班,打算先摸索、再決定創業方向,「我的個性都是先做再說。」
這個決定與同儕一比,卻顯得「特立獨行」:彼時,昔日同學多已就業,進入台積電等知名企業、年薪逾百萬者更大有人在,唯獨他堅持自己的步調:「亞洲的同儕壓力特別強,大家都很急著工作、照一個同儕的 path 去走,但我覺得我在國外『浪費』了一年去玩(交換),都已經慢一點了,乾脆再去外面闖闖看,做點不一樣的。」
而「不一樣」的代價,除了無法立刻將知識「兌現」,還有留學生不足為外人道的孤獨。Charles 解釋,德國博士生被賦予絕對的自由與相應的責任,做研究主要靠自己,教授只會在半年一次的 ” milestone meeting ” 中給建議,「意思也就是你若沒有做到一個里程碑(milestone) ,不要去煩他。」在獨立作業的氛圍下,實驗室又以德國學生居多,身為德文能力有限的外國人,難以和同學深度交流,研究生活之苦悶可想而知。
一切的轉捩點,是一次偶然間由他促成的「台德合作」:某日,他在校園中聽到同系所、正在創業中的學長,談及團隊面臨的製造困境,忽然靈光乍現,聯想到台灣的電子製造業,或許能和德國生物醫學產業截長補短:「德國醫療產業強,電子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;台灣電子產業強,但是要轉型,就要找強的醫療產業做製造。」
行動派的他於是自告奮勇,替這家新創公司(即 Cytena )寫信給台灣製造業的一家「隱形冠軍」,期盼這間在電子及射塑成型產業聞名的企業,能協助 Cytena 解決儀器製造中,高技術而難免遇到的高成本問題──結果竟真的成就了一樁跨國合作的佳話,更奠定了 Charles 和 Cytena 間的互信基礎,開啟了後來的合作機會。
遊子思鄉,反遭質疑「幹嘛回台灣?」
畢業後,Cytena 馬上聘用 Charles 為正式員工,支持他將博論的研究成果落地為產品。出國讀書、畢業後取得海外工作機會,還能切實地應用所學,對許多留學生來說,簡直像是「美夢成真」;但對 Charles 來說,卻剛好相反。
他直言,自己除了從這趟留德之旅中找到創業題目外,也才意識到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不在遠方,就在家鄉。「我現在想 base 在台灣,不想一輩子待在德國,畢竟你生長的環境在這裡、你的根在這裡,你習慣的文化、食物、家人都在這裡。」
然而,當身邊親友聽到 Charles 回家的打算,第一反應竟都是:「你為什麼要回來?」言下之意,「回台灣」是一種次等的、意料之外的選擇。
對此,他無奈苦笑:「很多人因為沒實際在國外長住過,不知道台灣其實是一個很舒適的地方,有很多別處沒有的優點。它也有很多問題沒錯,但是我寧願當嘗試解決問題的人,而不是逃避問題的人。我一個人的力量也許很微小,但如果大家都沒有這種想法,改變就不會發生,大家也不會 proud of 回台灣了,這其實是一個風氣問題。」
他進一步分析,多數人「勸留」歐美的原因,不外認為國外薪資條件較好、生活品質更佳,但其實許多國家的稅率高、物價也高;綜合評估之下,生活品質未必較優。「我不想吃個大亨堡,就可能要花上(折合新台幣) 500 塊啊!」他笑道。
話雖如此,台灣既有的製藥環境,對生醫工程的產品需求相對較低;反觀歐美,早已存在許多百年製藥大廠,也才能發展出成熟的生醫產業。考量產業現實,真的「想回來,就回得來嗎?」
Charles 同意,現實有其限制,但換個角度,也可以是機會:「你要自己找到連結。我看到德國的優勢,是政府願意支持醫療產業做很早期的開發,也有足夠的市場;而台灣的優勢,則在於成熟的電子產業,跟在國外取得相關專業、卻苦無舞台的研發人員。即使沒有市場,也可以作研發中心。」他認為一旦能結合兩者,敢於成為產業裡的「拓荒者」,便不愁沒有機會。
反觀如果一直留在德國,Charles 認為已經可以「預見自己的極限」:「我可以想像在德國待 10 年的話,頂多就是一個研發主管,但那不是我想做的事情。我想跟人接觸,拓展我的身手,做一些較有開創性的事情。在德國,不是德文母語人士,做研究計畫、和政府溝通都會有困難,手腳比較伸展不開。」
Charles 認為:很多人沒到過國外,不知道台灣是一個很舒適的地方。圖/Charles Tsai 提供
在兩地之間,尋找平衡點
Charles 血液裡的冒險家精神,與 Cytena 的企業文化一拍即合:「雖然主要市場在歐美,但亞洲市場是近 5 年來成長最快的,他們(公司)對新市場也非常有興趣。對公司來說,我就是一個進入亞洲市場的 access。」
於是,2018 年,Cytena 在台灣成立子公司生德奈,由 Charles 出任 CEO,負責亞洲地區的募資與營運,並確保台德兩地的資源與技術能夠對接。
不過,理論再完美的商業模式,也需要實務操作檢證;想作產業的先行者,挑戰自然少不了。募資,正是其中之一。
Charles 指出,一方面,台灣創投家傾向投資有產品、獲利相對可預期的中後期;對於缺乏產品的天使時期興趣缺缺;另一方面,台灣懂電子業的人多,但了解生醫的人少,投資心態保守,均是募資困難的原因。但天性樂觀的他並不因此氣餒,除了再接再厲,也正研究日韓創投的可能性。
創業路上,挑戰本就在所難免,卻也不乏學習與收獲。Charles 就發現,台灣與德國不僅產業間可以相互為用,連文化都很互補。舉例而言,「台灣做事速度很快,申請相同的東西,在德國可能要花半年到一年,台灣可以兩個月發給你,這件事情對德國人來說很 amazing。」
同時間,儘管效率完勝德國,台灣人的周延程度卻往往不及德國,「像我申請補助,很多規定都還沒 set up,有時候就得和政府反覆核對。」相較之下,德國的面面俱到,能夠協助台灣團隊更有組織的運作。在團隊建置初期,台灣公司便是按照德國公司的組織架構規劃,「很多時後效率被緩住了,security 卻被保住了。」
他接著總結:「其實台灣與德國之間,是有很多東西可以 meet up 的。只要找到一個中間點,就能吸取兩邊的優點,同時改善兩邊的缺點。」發現並善用事物的兩面性,正是出國吸取養分後,能帶給家鄉最實質的幫助。
「所以我還是很鼓勵台灣人回來。我可能運氣好,可以帶回一些東西、連結一些事情;但我覺得即便沒有,也不用覺得自己就不回來、或回不來了。你可以在國外待久一點,等到你能帶東西的時候再回來。」
此刻的他,便正透過創業,一步一腳印地鋪設一條回家的路。
※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,原標題為《31 歲的外商「生醫博士 CEO 」蔡承翰 :連結德國資源回台創業,是我回家的路 》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